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岩松十大落地作品(图文)(上)

作为当代著名的建筑设计师,马岩松曾经说:“对于我们,更重要的是传播我们的理念,建筑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的需求,这是必然的未来。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是具有强大的创造力,这是决定我们的民族一直在不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建筑的创造,重要的不是形式,更不是仿照,而是用最有效率的付出,实现最大的意义。我们的建筑绝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新奇怪异,而是要创造未来。”
下面就让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马岩松已经落地的前五个代表作品吧!

1、Vertu移动亭
MAD宣布推出了Vertu移动亭。Vertu移动亭是一个互动建筑,将在米兰,上海,迪拜,北京,伦敦各大城市降落同时影响每一个地方。

 MAD为Vertu设计的移动建筑概念原型是希望创造一个从天而降并坠至展场的物件而来,并且进一步透过此般充满冲击力的物件来影响与改变参展着对于空间还有时间上的体验。
 Vertu 移动亭的形体发展源于自然界中如爆炸,碎裂,扭曲等物理性力量的观察与研究所并发的概念。一个布满尖锐碎片与尖峰的的形体并于理解与实验自然原理的过程中产生了。

Vertu 移动亭的外型便如同在冻结的时间中提取出自然界爆炸与碎裂的现象并将其实体化。巡回建筑这类型的临时性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和空间状态。游移在不同的文化,城市背景和空间种类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新与旧,外来与当地,暂时与永恒等等得冲突性。
Vertu 移动亭设在在概念上希望能凸显甚至尖锐化这样的冲突且透过这样的过程中并发新的空间体验。
观赏Vertu 移动亭在视觉上有如体验空间永不停歇的破碎,扭曲和重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参展者将真切的体验Vertu 移动亭绝对与独特的存在感。

2、哈尔滨大剧院
 哈尔滨大剧院坐落在松花江北岸江畔,以环绕周围的湿地自然风光与北国冰封的特征为设计灵感,从湿地中破冰而出,建筑宛如飘动的绸带,从自然中生长而立,成为北国延绵的白色地平线的一部分。

 对比松花江江南的城市天际线,自然之美与独特存在于此,使哈尔滨大剧院在具备功能性的同时成为一处人文,艺术,自然相互融合的大地景观。
 建筑的白色表皮仿佛是会呼吸的细胞,在北国阳光的照耀下发生“光合作用”。大剧院顶部的玻璃天窗最大限度地将室外的自然光纳入室内。自然光洒落在剧场中庭的水曲柳墙面上,凸显了墙体结合当地材料纯手工打造的匠心独运,也使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日光倾泻的通透与空灵。

  小剧场的后台也设计为透明的隔音玻璃,使得室外的自然环境成为了舞台的延伸和背景,为小剧场的舞台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大剧场的室内主要以当地常见木材水曲柳手工打造,柔和温暖的氛围,自然的纹理,和多变的有机形态让人感受到空间的生命感。
建筑空间好似一个放大的乐器内部,置身其中,仿佛可以看到声音在空间中的流动。简单纯粹的材料和多变的空间组合为最佳的声学效果提供了条件。

逆光中的尘埃仿佛也在提醒这里是一个超敏感的空间,置身其中观众也成为了被观察者与表演者,在剧目上演之前,人们的意识已开始进入了某种抽象的,剥离现实的空间。
与一般地标性建筑孤立地伫立在城市中不同,哈尔滨大剧院是一座从四面八方都可以进入的“亲切”建筑。哈尔滨大剧院的设计强调市民的互动与参与。
 即使不进剧场观看演出,市民也可以通过建筑外部环绕的坡道从周围的公园和广场一直走到屋顶,用身体近距离接触建筑的戏剧化的体验和意境。 建筑顶部的露天剧场和观景平台向市民开放,成为公园的垂直延伸,可以看到松花江江南、江北的城市天际线以及周边自然景观。

 音乐家孔巴略曾说:“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哈尔滨大剧院为产生这样的声音提供合适的氛围场所,并成为了一座从物理上到精神上与人和自然互动的建筑,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红螺会所
北京经济和地域的发展和膨胀在过去几年中极大拉动了周边地区,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第一个空间地形的发展和市郊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形成。

 在北京北部的密云地区,距京城仅一小时车程的红螺湖别墅区成为了一个具有幽雅自然环境的居住区。选址分布在红螺湖边,映衬着四周环山的美景。
红螺会所建造在一个300平方米的不规则的漂浮在湖面的平台上,主体仿佛由流动的水凝固而成,不规则三维曲面组成了连成一体的屋顶和墙面。 一座步行桥穿过建筑,建筑的另外两个分支形成了一个水平面下的平台和一个漂浮在湖水中的游泳池。

其中两条主要路线在中间主体处汇合,加上一个变幻莫测的水表面,形成一个向上生长的顶部结构,表现一种由液体向固体的转变,并与其空间构成和功能自然的联系起来。
红螺会所是一个不停变幻的建筑空间,它不仅反应了其周边环境,还成为了人与自然的交会点。山和水带给了生活在水泥丛林里的人们以希望启发。

4、胡同泡泡
胡同泡泡32号(Hutong Bubble 32)为马岩松建筑设计团队MAD几年前的作品。也是马岩松作品中笔者最爱的一个项目。作品以未来主义的表现形式为古老的老北京四合院重新注入了活力,新与旧相得益彰,和谐共存……

 在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期间, MAD的城市概念作品<北京2050>首次亮相于威尼斯个展MAD IN CHINA中。其中如同水滴一样散落在北京老城区的胡同泡泡,在三年之后,出现在位于北京老城区的北兵马司胡同32号的小院里。

《北京2050》描绘了三个关于北京城市未来的梦想——一个被绿色森林覆盖的天安门广场,在北京CBD上空漂浮的空中之城,和植入到四合院的胡同泡泡。经济发展所推动的大规模城市开发,正在逐步逼近北京传统的城市肌理。陈旧的建筑,混乱的搭建,邻里关系的变迁,必要卫生设施的缺乏,导致这种原本美好安详的生活空间变成了很大的城市问题——四合院正在逐渐成为了老百姓的地狱,有钱人的私密天堂,游客们的主题公园。
面对这种源自城市细胞的衰退与滥用,需要从生活的层面去改变现实。并不一定要采取大尺度的重建,而是可以插入一些小尺度的元素,象磁铁一样去更新生活条件、激活邻里关系;与其他的老房子相得益彰,给各自以生命。同时这些元素应该具有繁殖的可能,在适应多种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局部的情况而达到整体社区的复苏。由此,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可以继续快乐地生活在这里,这些元素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新陈代谢的城市胞。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微观乌托邦的理想,在展览的三年之后便开始出现在了北京的四合院里。第一个<32号泡泡>是一个加建的卫生间和通向屋顶平台的楼梯,它看上去仿佛是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小生命体,光滑的金属曲面折射着院子里古老的建筑以及树木和天空;让历史、自然以及未来并存于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胡同泡泡真正的城市理想是把北京的古城与每个人的梦想连接在一起, 在大刀阔斧的城市巨变中,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北京长期的目标和想象力在哪里。也许我们可以把目光的焦点从那些大型的纪念碑式建筑移开,而开始关注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和社区生活的重建。


 

5、湖州喜来登温泉酒店
 中国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酒店,高101.2米,宽116米,地上23层,地下2层,占地75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15亿元。酒店由世界知名建筑大师马岩松先生主创设计,钢结构由承建过北京奥运鸟巢和上海卢浦大桥的精工钢构完成,施工单位是堪称世界第一的上海建工和沈阳远大,室内装潢由美国HBA和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设计案例

CopyRight © 陕西金字塔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29-88889058/18133976708 邮箱:design@peg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