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进程(上)(图文)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结构体系,以木结构体系为主。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进程吧。
旧石器时期(原始社会)
公元前221年前,上古至秦以前。
约五十万年前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用来遮风挡雨和躲避野兽追击。“《易·系词》曰:上古穴居而野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这种大自然所天赐的洞穴是当时作住所的一种普遍的方式。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


山顶洞人遗址

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8000—前2000)
此期建筑基本可分南北两大系:南方潮湿地区从巢居发展为架空的干栏,已发现的最早遗迹为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的,兼用榫卯和绑扎的干栏式建筑。吊角楼也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
而北方的黄河中下游黄土地区的房屋,则由半地穴居式发展为地上的木骨泥墙圆形房子和方形房子。如西安半坡遗址随后才发展成,郑州大河村遗址的那种,两坡顶多间横排房子。
干栏式建筑
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中国古代史书中又有干栏、干兰、高栏、阁栏和葛栏等名,此外一般说的栅居、巢居等,大体所指的也是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榫卯和南方穴居的干栏式建筑

宫室、都城
夏末已基本有个宫室、民居、墓葬等建筑类别,甚至还有了较为在正规意义上的城市。
先秦时期(公元前2070—公元前 1600)夏朝的城市遗址有距今4000多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庭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二里头遗址复原图

秦汉时期建筑
秦汉时期建筑空间形态以“高、大”为主要特征,通过高台建筑、楼阁建筑和庭院建筑将“尚大”观念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融合汲取各国宫殿样式的做法,体现的正是"大一统"的文化现象。
汉承秦制,主要建筑沿袭秦的“宏大”,更讲究“壮丽”的“大美”。秦汉时期,木结构建筑技术大力发展,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和通透性更好,同时拥有灵活多变的空间分割。


阿房宫

宫殿建筑本就是中国建筑史中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类型,强烈凸显了帝王的无上权威,秦代宫殿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秦代有两处最为重要的、最具气势的宫殿,一是咸阳宫,二是阿房宫。

设计案例

CopyRight © 陕西金字塔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29-88889058/18133976708 邮箱:design@pegchina.cn